上市方式、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
【摘要】: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的日漸完善,愈來愈多的公司想要通過上市進入到資本市場當中,以達到募集資金,提升公司自身競爭實力,加速企業未來發展的目的。而關于上市企業的公司績效表現一直以來都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在我國,除了最常見的IPO這種上市方式外,還有借殼這種上市方式。目前已有研究發現,不同的上市方式對公司績效表現產生的影響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上市方式會導致上市條件、上市機理以及股權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進而致使公司績效表現也會隨之有所不同。代理成本是影響公司績效表現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不同的上市方式對應的代理成本也會有所不同。股權結構作為公司治理的基礎,預期適當的股權結構能夠有效抑制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各種代理成本,從而優化上市方式與公司績效的關系。若要提高上市公司績效,就需理清上市方式與代理成本的之間的關系,以采取相宜的治理措施控制代理成本。但鮮有文獻考慮IPO上市和借殼上市對應的代理成本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股權結構對不同的代理成本進行控制,最終達到提升上市企業公司績效表現的目的。由此,在不同的上市方式下,公司應當采用何種股權結構來提升其績效表現的相關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以期運用實證研究法,對不同上市路徑下的公司績效表現展開研究。本文通過對2013至2018年我國A股上市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在相關理論的基礎之上,分析企業在不同上市方式下的代理成本差異,探究如何通過調整其股權結構以降低上市企業的各類代理成本,從而大幅度地優化公司績效表現。經過本文研究發現,IPO上市企業容易在職業經理人和股東之間存在較高的第一類代理成本,而借殼上市企業則容易在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產生較高的第二類代理成本。因此,對于IPO上市企業,應當通過提高股權集中度的手段來控制職業經理人與股東之間的第一類代理成本,以此為IPO上市公司帶來更佳的公司績效表現。而對于借殼上市企業而言,應適當地提高股權制衡程度,以此來緩解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提升借殼上市企業的公司績效表現?;谒贸龅膶嵶C研究結果,本文認為,企業應根據選擇的不同上市方式,調整與其代理成本相適應的股權結構,以期為上市企業帶來最優的公司績效表現。本文深入研究不同上市方式下企業的代理成本差異,并尋求最合理高效的股權結構,以使上市企業的公司績效得到更好的提升。這不僅拓展了有關于上市方式的研究內容,而且還豐富了上市企業績效表現的影響因素。最后根據實證結果與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一些思考與建議,為不同上市方式下的企業提供了參考價值,讓不同資質的企業量體裁衣,做出對企業和股東最為有益的股權結構調整決策,以期為上市企業帶來最為優異的公司績效表現。同時也為監管部門監督上市行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經驗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