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失獨家庭養老問題研究
【摘要】: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中存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思想,所以,在我國“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是衡量老年人度過安詳晚年的重要指標。盡管目前二孩政策已經開放,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仍然主要以獨生子女的家庭為主,這樣的家庭結構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當不幸的成為失獨家庭的時候,家庭中的父母將會面臨著無人養老的困境。本文是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社會支持的理論為理論基礎,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運用文獻研究法和實證研究法,立足于衡水市城鎮失獨家庭的養老現狀,客觀分析了衡水市城鎮失獨家庭老人在經濟收入、健康醫療、精神狀態、生活情況等方面的現狀,對失獨家庭的老人在養老過程中的養老需求和所面對的養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可行性的建議,為城鎮中的失獨家庭的老人提供養老方面的幫助。在對衡水市中的城鎮失獨家庭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失獨老人在養老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的方面。從經濟層面來講,盡管有政府的補助但是失獨家庭的老人的生活水平沒有明顯的提升;在生活方面,失去子女的父母經歷了喪失愛子之痛以后,自己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失去子女的悲痛體現在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健康方面,老年人在進入老年階段以后,身體的健康水平逐步下降,而對于失獨老人來說,只能依靠自己的配偶照顧;在精神方面,失獨家庭的父母其精神狀態是十分糟糕,有的家庭中的父母甚至會產生輕生的想法;在政策方面,失獨的老人所依靠的養老保障的制度不夠完善,失獨的老人沒有辦法通過法律的規定來保障自己合法的權益。通過對衡水市失獨家庭老人在養老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解決城鎮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具體措施主要包括:明確政府的責任,不斷完善失獨家庭在養老過程中的扶助體系的建設;提高對失獨家庭的經濟扶助,使扶助標準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提升,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探索適合失獨家庭的養老方式,建立養老基金;完善醫療的保障體系,重視失獨群體的老人精神的健康狀況,保障失獨家庭老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