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交互效應分析
【摘要】: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協調發展,關乎中國未來發展的質量和方向,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立。近年來,中國城鎮化規模突飛猛進,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建設用地面積不斷擴張。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所積累的經濟社會問題愈發突出。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土地資源的粗放利用,這導致了“土地城鎮化”顯著快于“人口城鎮化”的問題。一些城市“攤大餅”式擴張,不僅造成城市用地效率低下,還進一步導致大量優質耕地流失,直接威脅國家的糧食安全。在此背景下,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道路開始替代傳統的城鎮化道路,集約發展、精明增長的理念進一步加強,凸顯了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必要性。為研究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交互效應,基于當前研究現狀,本文了明確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內涵及特征,準確識別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之間的交互效應機理。從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空間城鎮化、社會城鎮化和生態城鎮化五個方面構建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從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強度、土地經濟效益、土地社會效益和土地生態效益五個方面構建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測算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在構建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個城市2003-2017年的統計數據,利用客觀性較強的“縱橫向”拉開檔次法為指標賦予權重,對2003-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13個城市的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進行測算、評價與比較。進一步,利用耦合協調發展評價模型測算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耦合協調發展關系,使用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實證分析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交互效應。主要結論如下:(1)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發展主要經歷了快速發展、緩慢上升、平穩發展三個階段。京津冀土地集約利用發展主要經歷了緩慢提升、高速發展、平穩上升三個階段。(2)使用耦合協調發展評價模型對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耦合協調發展關系進行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從時序特征上來看,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耦合協調發展度平均值呈現上升趨勢,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耦合協調發展不斷優化。從空間特征上來看,京津冀城市群耦合協調發展水平呈現由核心城市向周圍減弱的空間分布格局。(3)借助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測評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交互關系,得出如下結論:從廣義矩估計結果來看,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依賴自身慣性推進的態勢要明顯強于土地集約利用。從脈沖響應分析結果來看,新型城鎮化與土地集約利用之間存在交互效應。具體來說,新型城鎮化建設對推動土地集約利用有著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新型城鎮化發展。從方差分解結果來看,新型城鎮化和土地集約利用的交互效應顯著;但總體來看,土地集約利用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大于新型城鎮化對土地集約利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