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地區小城鎮“收縮”的特征、機制及適應性評價
【摘要】:在全球化及多元的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下,城市收縮現象在發達國家較為常見,為城市和地區發展帶來衰退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目前仍處于快速城鎮化階段,城市整體收縮現象并不普遍,但小城鎮收縮現象卻較為常見。小城鎮與城市在人口、空間及經濟產業方面的差異導致小城鎮收縮在特征上與城市收縮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且存在隱性與顯性兩方面的表現。尤其是大都市地區的小城鎮,在都市核心區極化與擴散效應的合力作用及小城鎮內部發展動力變化的影響下,資源要素越級流動,小城鎮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以人口減少、空間收縮、功能分化等為主要表現的收縮現象。雖然,小城鎮收縮現象的產生符合城鎮發展的規律,但也會對小城鎮自身及區域發展造成一定的風險。研究表明,大都市地區部分小城鎮的收縮已經導致區域整體與城鎮個體在資源配置、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配置等方面的低效,而現階段對小城鎮收縮現象認識的缺失會造成小城鎮在發展方向、決策定位及資源配置方面的失準與偏頗,影響區域城鎮健康發展。小城鎮作為“承接城市、服務鄉村”的關鍵節點,是實現鄉村就地城鎮化的重要空間載體,其發展是否能夠順應區域發展規律、滿足自身訴求、符合鄉村及城市發展需要,不僅關系到小城鎮自身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更關系到區域城鄉統籌與健康城鎮化目標落實是否高效可行。在中部崛起戰略背景下,以武漢市為代表的中部地區大都市在政策扶持下發展迅速,尤其是2016年武漢市獲批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后,憑借優越的交通條件及豐富的資源優勢在政策的扶持下高速發展,逐漸成長為帶動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武漢大都市地區小城鎮受區域分工、資源流動及政策變化等復雜因素的影響表現出增長與收縮并存的特征。武漢市收縮小城鎮在為地區發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會對區域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不確定的影響與未知風險。因此,對武漢市小城鎮收縮的研究是推動城鎮高效、可持續發展,構建健康穩固城鎮體系,實現中部崛起戰略目標的關鍵。本文以武漢市為例,梳理武漢市小城鎮收縮的特征及表現,探索收縮的機制、成因與影響。通過適應性評價對收縮小城鎮應對環境變化的不同適應性狀態進行識別與類型劃分,判斷收縮對小城鎮在中心服務、區域關聯及生產效率方面的適應性影響。并針對不同類型收縮小城鎮的不同適應性特征,引導小城鎮合理收縮,避免收縮帶來的資源浪費及發展衰退。本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內容:(1)文章第一部分總結了大都市地區小城鎮發展變化特征。通過對大都市地區小城鎮發展變化過程的歷時性梳理,發現資源要素在復雜城鎮網絡體系中的自由流動造成了武漢市小城鎮收縮與增長并存的狀態。而工業產業向園區的定向集聚導致了部分小城鎮鄉鎮企業數量的逐漸減少。小城鎮供需關系的結構性失衡也導致了小城鎮部分功能的弱化。最后,結合武漢市實際案例發現,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內部發展動力的轉變,武漢市小城鎮在人口、空間、經濟等方面表現出收縮的態勢。(2)文章第二部分針對小城鎮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收縮態勢,重點分析了武漢大都市地區小城鎮收縮的外在表現。研究發現,大都市地區小城鎮收縮與城市收縮的一般概念內涵之間存在著關聯性與差異性,由于小城鎮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小城鎮收縮存在著非均衡的特征,而小城鎮在大都市地區特殊的職能作用也使小城鎮的收縮存在著隱性與顯性的特征。因此,結合“收縮”概念的本意及小城鎮發展變化的規律可以發現,武漢市小城鎮收縮主要表現在要素收縮、功能收縮及容量收縮三個方面。其中,要素收縮主要表現在人口總量的減少與兩棲遷移、建設用地總量的減少和空間的集聚以及就業崗位的減少和二三產發展乏力等三個方面;功能收縮則主要表現為小城鎮職能的弱化和鎮村關系的瓦解以及鎮區功能在鎮域范圍內分化轉移兩方面;容量收縮則表現在小城鎮空間容量下降、居住環境比較優勢減弱以及和都市核心區交通聯系緊密度降低等方面。(3)文章第三部分基于對武漢市小城鎮收縮特征的識別,主要從復雜適應性系統理論入手分析小城鎮收縮的機制、成因與影響。研究表明,武漢市小城鎮收縮是小城鎮系統在“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現出的適應性行為顯現。運用小城鎮系統內部微觀適應性主體“刺激—反應”理論模型及整體宏觀理論解釋“回聲模型”分析小城鎮收縮的動力機制,發現大都市地區小城鎮收縮是小城鎮系統“適應性”行為的表現。適應能力強的收縮行為可以為區域騰退出勞動力、土地等資源,使小城鎮以更專精的方式參與區域競爭獲得新的發展,而適應能力弱的收縮行為會影響城鎮活力,造成資源浪費,制約城鎮發展。因此,“適應性”既是小城鎮收縮產生的內在機制也是小城鎮收縮終極目標,是小城鎮為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自發行為,目的在于提升小城鎮獲取資源、轉化資源與利用資源的能力。(4)文章第四部分針對武漢市收縮小城鎮的“適應能力”進行模型的構建與定量測算。NK模型的應用可以將復雜適應性系統理論中的“適應能力”轉化為“適應度”指標進行定量測算,發現收縮小城鎮適應性能力的高低體現在中心服務、區域關聯及生產效率三個方面。通過對收縮小城鎮的適應能力進行評價,對不同類型收縮小城鎮應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狀態進行識別與類型劃分,得出六中不同適應度組合類型,每種適應度組合小城鎮的適應性特征各不相同,且同類型的收縮小城鎮的適應性能力存在高、中、低差異。由于適應性主體的差異,不同適應能力的收縮小城鎮在未來發展路徑選擇上也存在著不同。(5)文章第五部分結合定量測算的結果提出規劃應對策略。通過復雜適應性系統對小城鎮收縮的理論解釋以及對收縮小城鎮的適應性評價,根據收縮小城鎮適應能力的高低,結合不同適應度組合類型小城鎮的適應性特征,提出針對性的規劃引導策略,為促進小城鎮健康可持續發展及優化小城鎮在大都市地區的職能提供精準、科學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