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小包裝飲片貯藏養護研究
【摘要】:中藥貯藏養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中藥貯藏養護環節的重要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藥貯藏養護方法?,F代“中藥商品物流保質論”中認為中藥的貯藏時間、貯藏方法、包裝方式、包裝材料等環節對中藥的品質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中藥需求量的不斷增大,有效解決中藥貯藏過程中保質的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對保證中藥流通環節的質量,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義。
人們在長期的貯藏養護實踐中,總結出了貯藏中“易走油變色”的中藥有苦杏仁、黃精、枸杞子、菊花、桔梗等含脂肪油、糖類及性質不穩定成分較多的藥材?!白哂汀?又稱泛油,是藥材中所含揮發油、脂肪、糖類等,因受熱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現油狀物質而返軟,發黏,顏色變深,發出油敗氣味等現象[2]??嘈尤蕿樗N薇科植物山杏(?)runus armeniaca L.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亞杏Prunus sibirica L.、東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臨床用于防治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血瘀津枯等癥??嘈尤手鳟a我國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陜西、山西、甘肅、新疆等地??嘈尤矢缓居?在貯存保管過程中因受熱或受潮極易泛油、蟲蛀、生霉等變質現象,改變了藥材原有性質,影響其應有的功效。中藥飲片的臨床應用形式目前有傳統飲片和新型飲片兩大類,其中新型飲片有顆粒飲片、免煎中藥飲片(即中藥配方顆粒)、壓塊飲片、超微飲片、定量小包裝飲片等,為了同時滿足中醫傳統用藥習慣和方便病人服藥,減少飲片調劑環節污染,保證劑量準確,本文以苦杏仁飲片定量小包裝新型飲片作為易走油類藥材的代表進行貯藏養護研究。
長期養護實踐和實驗研究表明,苦杏仁飲片在不同包裝、貯藏條件下,外觀性狀、有效成分含量差異較大,特別是溫度、包裝材料和密封條件。本文考察溫度(常溫,陰涼,冷處)、包裝材料(聚乙烯塑料袋,鋁箔復合膜袋,牛皮凝膜紙袋)、氧氣的有無對苦杏仁飲片質量的影響,通過正交試驗方法設置苦杏仁飲片的不同貯藏養護方法,以不做任何處理的苦杏仁飲片作為空白對照,觀測苦杏仁飲片的外觀性狀、水分、過氧化值和有效成分變化為主要觀測指標,以0、3、6、12、18、24月為檢測點,共兩年,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最終得出此類藥材的最佳貯藏方法及條件。同時做相容性試驗,以檢測包裝與藥材之間有無化學反應。
苦杏仁飲片夏季高溫高濕季節易走油、蟲蛀??嘈尤曙嬈庥^性狀主要從色澤,形態,油質,粘連,生蟲,發霉等變質現象進行綜合評價。
苦杏仁飲片貯藏效果綜合評價體系的化學成分指標主要是苦杏仁苷含量、過氧化值和水分。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不同貯藏時間后苦杏仁飲片的苦杏仁苷含量,結果表明:貯藏過程中,苦杏仁飲片的苦杏仁苷含量有明顯變化。貯藏前測得苦杏仁飲片的苦杏仁苷含量2.690%,3個月后含量最高的養護組2.600%,最低組2.270%;六個月后含量最高組2.548%,最低組2.138%;十二月后含量最高組2.660%,最低組2.155%;十八個月后含量最高組2.580%,最低組2.085%;二十四個月后含量最高組2.455%,最低組2.070%。
貯藏前測得苦杏仁飲片的過氧化值為0.005076,3個月后含量最高的養護組0.01307,最低組0.006535:六個月后含量最高組0.004606,最低組0.002632;十二月后含量最高組0.009212,最低組0.003948;十八個月后含量最高組0.005598,最低組0.002634;二十四個月后含量最高組0.007245,最低組0.003293。
綜合外觀和化學成分指標的觀測結果表明:三種因素影響最大的是溫度,冷處優于陰涼,陰涼優于常溫;其次是氧氣,無氧氣優于有氧氣;最后是包裝材料,牛皮凝膜紙袋最佳,鋁箔/聚乙烯塑料復合膜袋最差。
相容性實驗結果:不同包裝材料進行GC-MS比較分析,揮發性溶劑丙酮、1,6,6-三甲基-環己烯為空白聚乙烯塑料袋所特有,異丙醇、正戊醇、庚醛、3-辛酮、壬醇、3,5-二羥基甲苯、芳樟醇、十一碳烯、辛酸、2,3-dihydro-benzofuran、 cyclotetra decane、香葉基丙酮、丁基羥基茴香醚(抗氧化劑BHA)、十七碳烷、丁香醇、二氫獼猴桃內酯、3-methyl-3-cyclohexen-1-ol、為卒白牛皮凝膜紙袋所特有。裝有苦杏仁飲片18個月的聚乙烯塑料袋及牛皮凝膜紙袋中均含有氫氰酸、乙酸、苯甲醛、苯甲醇、長葉烯、1-苯基-1,2-丙二酮、1-羥基-1-苯基-2-丙酮。
塑料類包裝材料中常用的添加劑抗氧化劑中BHT與BHA常并用,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三種空白包裝材料中均含有BHT, BHA僅在空白牛皮凝膜紙袋中含有,但藥材中未檢出[110]。通過對三種包裝材料中有毒有害殘留物進行比較,得出聚乙烯塑料袋更適于苦杏仁飲片的包裝。
綜合相容性試驗,得出苦杏仁小包裝飲片最佳貯藏養護方法為第三組:聚乙烯塑料袋真空包裝,冷處保存。
|
|
|
|
1 |
;采用小包裝飲片,經濟受益多于成本上浮[J];中國處方藥;2008年09期 |
2 |
袁丹,胡爽,杜慧琴,畢開順,王瑞杰;橘紅丸中苦杏仁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2年11期 |
3 |
顏永剛;裴瑾;萬德光;;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和品種桃仁中苦杏仁苷[J];中草藥;2008年09期 |
4 |
沙明,曹愛民,姜麗,孟淑智,張振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1996年06期 |
5 |
甄攀;麻杏止咳片中苦杏仁苷的HPLC分析[J];中成藥;2003年02期 |
6 |
劉宏進;;如何加工杏仁[J];中國民間療法;2011年08期 |
7 |
侯嶸嶠;苦杏仁的炮制原理[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
8 |
胡爽,袁丹,刁桂芬,畢開順,鹿野美弘;苦杏仁藥材質量評價法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2年10期 |
9 |
周軍輝,劉小民,孫文基;HPLC測定復方蛤青注射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J];中成藥;2004年06期 |
10 |
韓桂茹,趙志軍,黃占群,吳廣;藥材、制劑、半成品中麻黃堿、偽麻黃堿和苦杏仁苷的同時定量研究[J];中成藥;2005年04期 |
11 |
盛家峰,謝彩玲;苦杏仁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比較[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
12 |
李濠深;;中藥飲片小包裝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醫院;2011年08期 |
13 |
仇玲鳳;影響苦杏仁質量及其療效的因素[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1年04期 |
14 |
邢湘臣;;再說杏仁[J];東方藥膳;2006年06期 |
15 |
梁光義,曹佩雪,李霞,周飛,柴立;麻黃湯合煎湯劑與顆粒湯劑中苦杏仁苷含量測定[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3年01期 |
16 |
白海波,南志成,宋子榮;杏仁提取條件的探討[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2年06期 |
17 |
蕭偉,彭國平,文紅梅,王振中;HPLC法測定醒腦通絡粉針中苦杏仁苷與芍藥苷的含量[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
18 |
馮霞;張春梅;楊小平;;1989年以來苦杏仁苷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南藥學;2010年02期 |
19 |
朱衛星;張彥東;?;荻Y;陳方;覃喜香;李曉燕;;微波炮制苦杏仁的正交試驗研究[J];現代醫院;2010年06期 |
20 |
何蓉蓉;曲戈霞;卜光明;于紅;邱峰;;五虎湯中苦杏仁苷、甘草酸溶出率的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2006年04期 |
|